抚州视窗_抚州新闻门户网站

热门关键词:  as  test
热门TAG标签:

产业铺就脱贫路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05-14
  

f5Q004-

灵芝种植。

f5Q005-

产业分红。

f5Q001-

    “连心”小分队给村民解决饮用水问题。

f5Q011-

1月22日,家庭医生上门为贫困户检查身体。

f5Q006-

贫困户干起了环卫工作。

f5Q003-

1月22日,东源村阅览室里,村民在看书。

f5Q010-

1月22日,贫困户正在苗木基地劳作。

f5Q009-

1月22日,无人机拍摄的东源村全景。

今年初,记者走进东临新区岗上积镇东源村,只见水泥路面宽阔干净,道路两边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,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秀美乡村建设、移风易俗、村规民约等内容的文化墙随处可见。村旁田边,一排排大棚基地林立,大棚内蔬菜、灵芝等作物茁壮成长,好一幅迷人的田园风景画。

东源村属于“十三五”省级贫困村,全村共737户3020人。目前,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24人。

“以前全是泥巴路,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。”“以前垃圾成堆,现在环境不比城里差。”“以前村里没有产业,现在可以在家门口上班赚钱。”谈及村里的变化,村民七嘴八舌,他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。

2015年,市财政局、市工行“连心”小分队进村后,吃住在村开展帮扶,深入开展走访调查,聚焦村民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,采取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和民生改善等帮扶措施,东源村迎来新生,2016年底,该村实现整村脱贫。

“产业发展是东源村实现脱贫的关键。灵芝、艾草、瓜蒌、苗木、稻蛙共养、莲藕及光伏发电等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,还有效地解决了东源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就业问题,真正实现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和贫困户脱贫增收。”东源村党支部书记饶文辉说。

脱贫攻坚短期靠政策,长期靠产业发展。近年来,依托东源村的土地、气候等优势,驻村小分队和村“两委”一道制定产业发展举措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,为该村闯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脱贫新路。

春季,东源村美如画,灵芝种植、艾草种植、瓜蒌种植、苗木基地、稻蛙共养、泰国花奇莲藕种植及光伏产业等七大产业正在东源村蓬勃发展,通过“公司(基地)+贫困户”等模式,形成了产业对贫困户的全覆盖,为贫困户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飞天凤养殖基地采取“公司+农户(贫困户)+村集体分成”的帮扶模式,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8万余元,入股贫困户每户年分红利800元;莲藕种植基地采取“党员+能人+贫困户”帮扶模式,进行示范种养,优先选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基地务工,同时对全村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每年每户给予2000元的救助。此外,采取“村党组织+光伏专业合作社+精准扶贫”帮扶模式,成立东源村光伏发电新能源合作社,对光伏产业的收益分配以及日常维护进行统一管理,把全村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纳入其中,每户每年给予1600元的分红。

随着产业的健康发展,东源村实现了由“输血”扶贫到“造血”扶贫的转变,贫困户或入股或务工,有了持续性的收入保障。去年,东源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.8万元。

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该村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,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,近年来,先后争取新农村建设、农田水利设施、公路、扶贫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扶持项目数十个,使东源村的面貌由内而外得到根本改变。同时,该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点、接待室、精准扶贫办公室、会议室、农家书屋等服务和议事场所,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,将“十禁止、十提倡”纳入村规民约,各村小组均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,制定了“红白喜事三不准”,积极引导村民破除婚丧陋俗,净化村风民风,在全村上下营造了深化移风易俗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。

文/黄惠婷  本报记者 范文发  图/本报记者 陈 强

最火资讯